波士顿——当埃弗里·布拉德利再次踏上TD花园球馆的地板时,他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,这座见证过他青春与奋斗的球馆,依然充斥着山呼海啸般的呐喊,穹顶悬挂的17面总冠军旗帜也依旧熠熠生辉,但当他走向客队更衣室,经过那条曾走过无数次的通道时,一种陌生的疏离感悄然浮现。
“很奇怪,真的,”布拉德利在赛前热身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坦言,“你抬头看到的是同样的绿色,听到的是同样的欢呼,但环顾四周,曾经并肩作战的队友几乎都不在这里了。”

距离布拉德利身披凯尔特人战袍征战已近八年,期间他辗转多支球队,从洛杉矶到孟菲斯,从迈阿密再到如今的芝加哥,在他心中,波士顿始终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替代的一站,2010年,年仅19岁的布拉德利在这里开启NBA生涯,与保罗·皮尔斯、凯文·加内特、拉简·隆多等传奇并肩,亲历了绿军从三巨头时代向以赛亚·托马斯领衔的“小个子军团”过渡的岁月,他曾是球队外线防守的尖兵,是2017年季后赛中与约翰·沃尔缠斗至最后的战士,更是更衣室里沉默却坚韧的“绿血人”。

时间的洪流从不为谁停留,如今的凯尔特人早已物是人非:杰森·塔图姆和杰伦·布朗成为球队双核,马库斯·斯马特被交易至灰熊,艾尔·霍福德进入生涯尾声,而当年与布拉德利共同奋战的队友——从凯利·奥利尼克到泰勒·泽勒,从贾里德·萨林杰到埃文·特纳——均已散落天涯。
“我试着在赛前和几个老队友打招呼,但能认出的面孔实在太少了,”布拉德利苦笑着摇头,“只有艾尔(霍福德)还在,还有训练师和几名工作人员,其他都是新来的年轻人,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‘老家伙’。”
这种“归来已是客”的复杂情绪,或许只有经历过球队核心更迭的老将才能体会,布拉德利提到,他至今仍清晰记得2017年东部决赛后更衣室里的誓言——“我们会再回来的”,次年夏天,他被交易至底特律活塞,绿军生涯戛然而止。
“职业篮球就是如此,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,”布拉德利说,“但波士顿给了我成长的机会,我在这里学会了如何赢球,如何承受压力,即便离开多年,球迷们依然记得我,这让我非常感动。”
的确,当现场主持人念出布拉德利的名字时,TD花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一名身穿布拉德利旧日球衣的球迷高举着“感谢你,AB!”的标语,而转播镜头也多次对准他曾在侧翼防守的熟悉位置。
凯尔特人现任主帅乔·马祖拉在赛前也特意向布拉德利致意。“埃弗里是凯尔特人精神的代表之一,”马祖拉表示,“他的防守态度和职业素养至今仍是球队向年轻球员展示的范例。”
温情之外,比赛的残酷依旧鲜明,布拉德利本场仅替补出战12分钟,得到2分1篮板,而他面对的凯尔特人已是一支全新的争冠力量:塔图姆轰下31分,布朗贡献24分,波尔津吉斯在内线翻江倒海,布拉德利所在的公牛以98比112败北,吞下客场三连败。
“现在的绿军和当年完全不同了,”布拉德利赛后分析道,“他们更年轻、更具天赋,进攻空间拉得很开,但我们那个时代的球队更强调身体对抗和防守韧性,每个回合都像在泥沼里搏斗。”
当被问及是否希望以凯尔特人球员身份退役时,布拉德利顿了顿,语气平静却坚定:“这是所有曾为这支球队效力过的人的梦想,但更重要的是,我希望年轻球员们明白,穿上这件球衣意味着什么——它代表着你必须为胜利付出一切,无论身边站着的是谁。”
离场前,布拉德利抬头望向球馆上空,那里悬挂着皮尔斯的34号、加内特的5号,以及比尔·拉塞尔的6号,他说,那一刻他想起的不是数据或荣誉,而是2012年东部决赛第七场结束后,加内特在更衣室里对他说的话:“孩子,总有一天你会离开这里,但绿军的血液永远在你身体里流淌。”
布拉德利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重量,尽管更衣室里熟悉的面孔寥寥无几,尽管球场上的对手已是新一代的巨星,但当他踏上这片地板时,那些关于坚韧、牺牲与荣耀的记忆依然鲜活,或许,这正是体育最动人的地方:时光会带走青春,会改变阵容,却永远无法抹去那些共同战斗过的痕迹。
离开发布会前,布拉德利轻声补充道:“波士顿永远是我的一部分,无论我走到哪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