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里,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回荡,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的孩子正在剑道上移动、交锋,眼神专注而明亮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注视着这一幕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“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,享受击剑的纯粹乐趣,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过去几年,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,很多孩子的击剑训练被迫中断,随着条件的改善,我们正全力推动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复苏与发展。”
重返剑道:重拾运动的纯粹快乐
2023年至2024年间,北京市击剑协会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击剑推广活动,据统计,北京市目前有超过50家击剑俱乐部恢复了正常训练,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已恢复至历史同期水平的85%以上。
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,更是培养孩子品格的教育方式。”王钰强调,“在剑道上,孩子们学会的不仅是进攻和防守的技术,更重要的是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、坦然面对胜负,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。”
协会近期组织的“重返剑道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市超过2000名青少年参与,活动中,教练们刻意弱化了竞争性,更注重让孩子重新发现击剑的乐趣,不少家长反馈,经过这段特殊时期后,孩子们更加珍惜在剑道上的一分一秒。

科学训练:安全与乐趣并重
为确保青少年安全有序地回归击剑训练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指导方案,王钰介绍:“我们要求所有俱乐部严格执行健康安全措施,同时调整了训练方式,采用小班制教学,增加个体化指导。” 的调整也十分明显,协会推荐俱乐部在初期阶段减少高强度对抗,增加基本技术训练和游戏化教学元素。“技术训练可以采取分组交替进行,既保证安全距离,又不失趣味性。”
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张先生表示:“按照协会的指导,我们设计了许多新颖的训练游戏,如‘技巧闯关’、‘反应挑战’等,孩子们参与热情很高,重要的是让他们先找回运动的快乐,再逐步恢复竞技状态。”
心理建设:击剑作为身心调节的良方
王钰特别强调了击剑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。“击剑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,要求练习者在瞬息万变的交锋中保持冷静,这种专注和冷静对于缓解压力、调节情绪非常有帮助。”
协会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的研究数据显示,定期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在情绪管理、注意力集中和挫折应对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,这些发现让更多家长认识到击剑的综合价值。
“我女儿以前比较内向,经过一年多的击剑训练,她变得自信多了。”一位姓李的家长分享道,“不仅是身体更强壮,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,最近重返剑道后,我看到她眼里的光芒又回来了。”
赛事重启:以交流为首要目标
随着训练逐步恢复正常,北京市青少年击剑赛事也有序重启,2024年下半年,协会主办了多场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比赛,但与传统赛事不同的是,这些比赛更加注重交流而非竞争。
“我们降低了赛事的竞争强度,取消了排名和奖项设置,强调参与和体验。”王钰解释道,“孩子们太久没有参加比赛,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,让他们重新熟悉比赛氛围,而不必承受过大压力。”
这种安排得到了教练和家长的一致好评,海淀区一名从事击剑教学15年的教练表示:“这种以交流为主的比赛模式实际上更符合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本质,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切磋技艺,结交朋友,真正享受击剑带来的快乐。”
未来规划:让更多孩子体验击剑魅力
展望未来,北京市击剑协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计划,旨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参与击剑运动。
王钰透露:“2025年,我们计划推出‘校园击剑推广计划’,与更多学校合作开展击剑体验课,让击剑运动走进校园,我们还将培训更多专业教练,提高基层教学质量。”
协会还计划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击剑课程体系,从4-6岁的兴趣启蒙,到7-12岁的基础训练,再到13岁以上的提高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。
“我们希望击剑不再被视为‘小众’或‘精英’运动,而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尝试的体育项目。”王钰说,“无论他们未来是否成为专业运动员,在剑道上获得的成长和快乐都将是无价的财富。”
快乐击剑:回归运动本真
在采访结束时,王钰看着训练场上一个个活跃的身影,感慨道:“体育的本质是带来快乐和健康,我们做的一切努力,最终目的都是让孩子享受运动本身的乐趣,看到孩子们重回剑道时脸上的笑容,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。”

随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姿在剑道上移动、交锋,清脆的剑击声仿佛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乐章,孩子们不仅找回了击剑的乐趣,更重拾了运动带来的纯粹快乐——那种挥洒汗水、挑战自我、与他人友好交流的满足感。
这正是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所有工作者的共同心愿: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剑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时刻,享受击剑运动带来的无尽乐趣与成长。